为深入贯彻理工学院教学工作要求,持续深化教学质量建设,巩固首轮试讲成果,助力教师教学能力迭代提升,8月20日,理工学院机电教研室以“精研教学技艺、筑牢育人根基”为主题,开展暑期第二轮教师试讲活动。本次活动延续首轮规范标准,聚焦教师在首次试讲中暴露的问题整改与能力突破,由教研室主任徐海林主持,全体教师再度齐聚课堂,共同参与评议打磨,成为学院推进教学精细化建设的又一务实举措。


参与教师在首轮试讲的基础上,针对《传感器技术》《机器人技术基础》《机械设计》《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》四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升级。其中,带新课教师张松林、连加巍结合首轮评委建议,进一步梳理了机器人坐标系知识点的逻辑链条,通过动态仿真演示,清晰展现坐标系转换原理,有效解决了首轮试讲中存在的“理论与实践衔接不足”问题。新入职教师余梦辉、陈东洋则着重调整了课堂互动设计,在PLC编程教学环节加入“分组调试竞赛”,增强学生参与感;陈东洋在电路定律讲解中新增了工程实践案例分析,通过“理论公式 + 实物电路”的双维呈现,让抽象概念更易理解。




评议环节中,曹国廷、王秀丽、黄阳等评委延续“精准把脉、靶向指导” 风格,从“问题整改成效”“教学创新深度”“学生认知规律适配度”三个维度展开点评。针对部分教师仍存在的“课堂节奏把控欠佳”“重难点分层不清晰”等问题,评委们结合具体教学片段提出改进方案,例如建议在复杂电路分析章节采用“阶梯式例题设计”,先以简单电路铺垫,再逐步增加复杂度,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。
作为教学质量提升的常态化机制,第二轮试讲活动不仅是对首轮教学改进的“成果验收”,更搭建了“发现问题—解决问题—持续优化”的闭环提升平台。通过模拟真实教学场景的反复打磨,教师们在教学设计的逻辑性、教学方法的灵活性、课堂应变的敏锐性等方面均有明显进步,充分体现了教研室“以评促改、以改促教”的教学建设思路。
未来,机电教研室将持续完善教学打磨机制,通过“试讲—评议—再实践”的循环模式,推动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稳步提升,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筑牢教学根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