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教学动态

生物科学教研室开展“激发学生创新精神,培养学生实践能力”教研活动

  时间:2022-04-15   来源:   作者:   供图:   编辑:lgxy   浏览:

4月14日下午,理工学院生物科学教研室以“激发学生创新精神,培养学生实践能力”为题,在理工楼201会议室开展教研活动。理工学院任柏林教授、生物科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。教研活动由高进勇主任主持。

活动开始,高主任介绍了生物科学教研室的基本情况,在学生的创新实践方面,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取得过瞩目的成绩。在本学期创新创业进入决赛的6个项目中,生物老师指导的项目有4个。接着每位老师依次分享了自己的体会,并展开了深入的研讨。

武茜老师作为主讲人,首先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、调动学生兴趣、利用实践活动启发学生创造精神这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首先,她认为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。教师在课堂上,可以灵活运用启发式、讨论式、探究式等教学方式,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,从学习中获得喜悦。其次,武茜老师从实验课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得出:实验课是调动学生兴趣很好的手段,通过各种实验可以向学生展示完整的科学探究的过程,真正开放学生的思维。最后,要利用好课外实践、与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等,让学生在实践中启发创造精神。

王晓冬老师从树立创新意识、实施行动、建立持续行动的机制这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。首先,教师要有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创造的胆量,她坚信“好学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,而是自己学出来的。”其次,借助启发式教学、翻转课堂和开放性思考题等教学手段,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。比如,在《观赏植物学》教学过程中,设计翻转课堂,请学生分别讲解一种植物,由学生上演生动的课程。此外,有些学生虽然善于进行天马行空的思考,但是很少有机会付诸行动。此时,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、挑战杯、校级项目申报等活动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。有了项目支持,学生就有持续的驱动力,在行动的过程中自然增强了实践能力。

奚迪老师主要从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经验出发,分享了自己的看法。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的意愿很强烈,经常主动联系老师进行项目指导。但是部分学生的项目立项了之后,反而重视程度不够,也不积极做实验。奚老师表示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,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、自然科学的兴趣。这就需要我们从学生的入学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兴趣。其次,教师在教学过程中,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的科学研究的经历,学生普遍对未来的研究充满幻想。更重要的是,教师要做好榜样,首先要让自己动起来,思维也要活跃起来,才能带动学生进行创新实践。

每位老师分享之后,高主任都进行了总结和评价,并制定了具体的进一步的实施方案。任柏林教授旁听了会议并表示,生物科学专业的老师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,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的工作细致深入,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,希望各位老师继续保持,带领学生进行更多、更好的创新实践。

本次教研活动明确了教研室老师下一步前进的方向,激励和鞭策全体教师继续带领学生进行创新实践,创新进取,再创佳绩。

(武茜供稿)